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“开漳圣王”陈元光后人在漳平市新桥镇的故事:六尾龙

    信息发布者:fjlyzpxq_g8yi758j8de
    2019-05-28 15:42:56   转载

    节选自《文化新桥》,作者:卢庆顺


    漳平市新桥镇新桥村有一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裔,从陈元光之父陈政至今,已传49世。其第35世孙陈养惠迁来漳平市新桥镇新桥村后,在新桥村传到第八代(从陈养惠到新桥村做为陈氏第一代开基祖算起,新桥村的第八代也就是陈政的第41世孙),有六兄弟:陈氏六兄弟在新桥村(即现在新桥街上两边,例如靠近新桥幼儿园,新桥中心小学等一带)盖了六座房屋,建了六间学堂,开了六间店铺,当地人称“六尾龙(仔)”。


    陈氏六兄弟的老二叫陈开抪,于道光二十四年甲辰(公元1844年,鸦片战争刚结束没多久)建了“德昌堂”,座乙向辛,主屋四房一厅,两角间,一下堂,共八房两厅。主屋(包括内天井)约276平米。大厅五柱穿斗式柱网,除正房、边房、厢房的门面由木柱、穿枋组成的木质镶板墙外,其余均为土墙承重和围护。整座建筑十一檩悬山尖山顶,青瓦屋面,燕尾式屋脊。还建有护厝(6间)、大门、围墙。


    陈氏六兄弟的老三叫陈开挎,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(公元1848年,太平天国正在和清朝作战中)在新桥街头建了“荣庆堂”,坐酉向卯,据旧谱记载“厅阔一丈五尺二寸,高一丈五尺九寸,左边辅屋一座六间,右边辅屋一直四间”。荣庆堂在同治十二年(公元1873年,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就发生于当年十月)毁于火灾。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,是同治十三年(公元1874年)重建的。正房、边房、厢房的门面为木柱、穿枋组成的木质镶板墙,其余是土墙;十一檩悬山尖山青瓦屋面,翘起的燕尾,泥塑的彩雕和红色的屋脊尚保存完好。红色屋脊采用中间镂空的砖饰,可以通风,使叠高的屋脊不易被风刮倒,是南方特有的瓦屋脊形式,具有非常高超的泥瓦制作技艺。



    陈氏六兄弟的老四叫陈开搥,建造的“远庆堂”。坐西向东,背依西埔村碧灵峰。大厅五柱穿斗式柱网,十一檩悬山尖山顶,青瓦屋面。檁下的柱端、瓜柱、雀替等雕花彩绘技艺精湛,纹饰生动、色彩鲜艳,历经百余年,光鲜如新。厅中设有神龛,龛柱雕刻一对联:“远绍前徽家传诗礼,庆延后裔世继簪婴”。主屋八房一厅,下埕围墙,开中门,与大门相对;再建四房一厅横楼,主屋两边有护厝两植。所有廊沿河天井、下埕均铺以石板,整体布局相当完整。


    陈氏六兄弟老大和老五陈开掤、陈开掼于道光二十四年(公元1844年)合建“德庆堂”。大厅五柱穿斗式构架,悬山尖山顶青瓦屋面。正房、边房、厢房门面均是木柱、穿枋组成的木质镶板墙,其余土墙承重。主屋有十房一厅,开中门,门外再建四房一厅,厅面与大门相向,称之为“翻厅”,外围再建一入户大门。大厅前竖立两扇镂空雕花屏风,以防太阳直射厅堂。两边建有护厝两植。由于两兄弟合建,经费较为充足,主屋、护厝的廊沿、天井地面等处都铺设石板条,显得洁净、堂皇。


    “德庆堂”建好之后,陈开掼又自建“福庆堂‘。六房一厅,土墙承重,一字屏厅堂。下埕围墙完整,开一大门,围墙外又建横楼一排,两端各建一小间(称为”包楼厝“),横楼于2010年毁于洪水。



    陈氏六兄弟老六陈开掝,在古观音亭(现在为文化站站址)对面的万年台(古戏台)后面亦建有一座房屋,由于靠近河边,很早就毁于洪水,人丁亦无子嗣延续。


    为什么他们会被称为六尾龙,源于他们的六兄弟的成功。在古代乡村,那么多兄弟,每个都能成才都有钱都在街上建大厝开店铺,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事。乡村人对成功的定义很简单:就是有人有钱有房有田。所以他们教育子女,都是向这”六尾龙“学习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