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网通总站 西埔村 334836.nync.com 欢迎您!
乡贤碑记
詹柏山/点校
乡贤之设,集义而举。我辈立会,慕义而生。故利物足以和义,是利者,济义无穷,礼之维也。重乎义,挥金如鸿毛;轻乎义,拔一毛以雀劳。今幸同志,共破悭囊,以襄义举,创置蒸田,年祀菜醍,豆筵无缺,上安下恪,神悦人和。生虽后尘,式钦遗范,阐扬潜德,风励贪顽,众擎易举,高义正兮,后襄盛典,继无穷尔。是为记。
董事周廷豪,卢朝赫,陈国灿,卢芳桂,张日炽,陈先达
张应拔,黄光照,卢君植,张文珀,陈日健,卢若虚
曾志礼,卢麟瑞,曾和仲,卢文显,张望琮,卢朝典
郑大鸿,陈其正,陈坤载,卢飞龙,卢进贤,陈学淳
卢龙波,卢时珍,陈坤广,陈日芹,张文翮,曾希权
卢梦彩,曾常伯,卢钟凤,陈其诗,陈文浩,蔡其汉
陈尚光,卢钟元,曾芳蕃,张鲲腾,陈日芳,黄朝翔
林深,张望璠,卢朝瑚,陈世捷,卢廷滂,徐天进
杨含章,陈廷魁,陈学溥,张文翼,卢钟玉,曾访聃
尝田址黄墩东洋,油楻坵原田弍拾伍束,又通路圳下原田壹拾伍束,共载民米壹斛伍升玖合三勺弍抄八撮九圭。
乾隆拾七年(1752)壬申桂月吉旦,会众立
(詹柏山点校于2017年12月24日圣诞平安夜,待修改。当天白天,应珍坂村坂头曾氏宗祠理事长之邀,赴新桥镇珍坂、西埔两村进行田野调查,并拍摄历史遗物照片)
附录
北宋隐士陈俌事略
詹柏山/文
纪念北宋隐士陈俌“乡贤碑记”,立在漳平市新桥镇西埔村洋头、碧灵峰山脚下的一座已倾圮的清代私塾老屋的一堵残壁下,迄今有260多年的历史。
相传,这里曾经是宋代龙岩县(明成化七年漳平建县,隶属漳平县)和睦里隐逸名士陈俌募徒讲学的所在地。
明朝时期,漳平县乡贤祠祀宋刘棠、陈俌,明运使曾汝檀,知州陈九叙,吏部郎蒋时馨,教谕陈龙翔凡六人。位以世序,释奠后祭焉。
陈俌,北宋年间和睦里新桥隐士,他与刘棠俱以词赋闻名于世,时人称:“刘棠陈俌,漳岩赋虎。”他有《隐迹溪南》一诗存世,为漳平历史上见籍最早的一首古诗。
隐迹溪南
宋 · 陈俌
大不手持卿相印,
小无人拥使君符。
门前溪水绿如染,
好把一竿秋钓鲈。
这首“归隐诗”,大约写于他因学生刘棠进士荐师入京而断然拒绝当官之时。全诗很浅显,很直白,字里行间却飞扬着隐士高风。且听他这样回应:卿相也罢,使君太守也罢,神马都是浮云,如何比得那门前一碧如染的溪水?比得那自由自在手把钓竿垂钓秋水的惬意呢?
“门前溪水绿如染,好把一竿钓秋鲈。”历久吟咏,终成千古名句,历代不得志的文人骚客和失意退隐之官宦时常引用抒怀。这一著名诗句闪烁着闽西古代文人智慧的光芒,历久弥新,弥足珍贵!
传说,陈俌是宋朝进士刘棠的老师。刘棠,龙岩县和睦里(今漳平市新桥镇新桥村浮桥头彭城厝)人。宋元祐六年(1091)进士,为我邑见籍最早的进士。授枢密院编修,编成哲宗御书。后任利州路提举学事,旋提举两浙常平。
为尊崇先贤,式钦遗范,弘扬正气,风励贪顽,清乾隆十七年(1752)农历八月,以周廷豪、卢朝赫等诸董事向当地及周边村各姓氏百姓募资,创置乡贤祭祀公益蒸田,并立乡贤碑志之。
(詹柏山撰文于2017年12月24日夜)
隐北宋陈俌逸事
(网文转载)
陈俌,宋时龙岩和睦里(今漳平新桥)人。宋哲宗元祐年间(1087-1100)以文章词赋称誉于世。
陈俌与刘棠同里,俱以词赋名闻天下。时人称之:“刘棠陈俌,漳南赋虎。”可是他们走的是不同的路:刘棠做了大官,荣华富贵,衣锦还乡;而陈俌却自甘淡泊,隐居漳平溪南,以写诗、钓鱼自娱,后莫知所终。
据民间传说,陈俌是刘棠的老师,刘棠在京城(今开封)任东宫教授时,曾极力推崇其师的才华,皇帝恩准,遣使臣命陈俌入京,并赐御物——柑桔。陈的妻子唯恐陈俌宦海风波,易遭不测,不如当隐士自由自在,即以柑桔托讽:“此物剥其皮,抽其筋,食其肉,呸(吐)其籽,故不得善终。且柑桔‘生于南国,受命不迁’,不应召为妙也。”正犹豫不决的陈俌,经妻一说,豁然感悟,断了赴京为官之念。并连夜撰写一联:“有出头暂且退居人后,能立足不妨混乎众中。”贴在村中戏台两边。从此携妻挈子,离家出走,隐逸山林溪涧,钓鱼赋诗,以终其老。
迎陈俌入京的使臣,找不到陈俌,只好揭下戏台两边的对联,回京复命。皇帝叹惜了一番,下旨诰封陈妻。
《闽书》录有陈俌的“归隐诗”一首。诗云:
大不手持卿相印,
小无人拥使君符。
门前溪水绿如染,
好把一竿钓秋鲈。
今龙岩城区登高山麓,有石三,直通登高潭底,中一石高丈余,左右两石并列,高六尺许,宽容数人,树荫遮覆,望之如台。相传陈俌曾游钓于此,故名钓鱼台。
明龙岩知县吴守忠凭吊遗踪,有诗云:
一竿羡尔门垂钓,
五斗惭余再剖符。
记得溪南有精舍,
秋风秋雨正肥鲈。
此诗表达了对隐士高风的仰慕。
至今漳平市新桥镇西埔村上营山,还有座“高隐祠”,祠中设陈俌神主,并有《乡贤记》碑,均为后人景仰陈俌而立。